ONOFF 鐵桿中KURO 系列是操控的代名詞,AKA 系列則以出色的易打性聞名,介於兩者之間的RB 系列,則以藍色的桿頭展現萬能型的多樣化魅力。
追求飛行距離性能、
易打性操控性與手感的高性能鐵桿!
陳敏柔
1998 年生,2015 年底轉職業後活躍於台巡賽場,2021年於山溪地真善美元素營傳承賽拿下首勝,有著準確的鐵桿擊球,在台巡賽中保持穩定出色的表現。
ONOFF IRON
LABOSPEC
RB-247M
結合高容錯擊遠表現
與操控的回饋手感
在ONOFF 的鐵桿家族中,除了廣為人知的黑色KURO 與紅色AKA 系列之中,RB-247系列則是屬於訂製款LABOSPEC 系列的代表性鐵桿作品,繼2021年問世,充滿存在感的前作RB-247K之後,睽違三年全新登場的RB-247M,則為此特別款式的鐵桿賦予了全新的代表顏色,那就是進攻型的藍。
以準確的鐵桿擊球著稱的女子選手陳敏柔,過去在賽場上使用的鐵桿款式就是RB-247K,對理想的手感與準確的距離感到相當滿意。當新一代的RB-247M上市時,陳敏柔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試用看看。
「跟我原來用的鐵桿相比,新款的擊球觸感更像是刀背,打到球的感覺很好,彈道也相當不錯。」陳敏柔說,「瞄球時的樣子非常接近,藍色外型很漂亮。過去我的鐵桿是交給邁登工坊的董哥幫我處理,相信經過細部調整之後,絕對可以打出我想要的彈道。」
試著用桿面偏桿頭跟部與趾部的位置,來測試擊球反應時,發現RB-247M 在觸球點略為偏差時也能維持相當好的方向性,同時也能維持一定的後旋量。比起銳利的外觀,有著意想之外的出色容錯性,回饋的打感比起前作來說也更為確實。
新一代的RB-247M 不僅在外觀上有著全新的風貌,在看不到的內部設計中也有著許多的新突破。包括更偏向桿面正中心的重心設計,使整體的方向性更穩定,根據長鐵、中鐵與短鐵號數的不同需求,桿頭背部前端的厚度進行微調,讓整組球具的方向感更為一致。根據新桿頭的特點重新設計的傾角間隙,讓每一號數的飛行距離差距更為一致,成為面對不同距離皆能實現精準進攻的武器。
在桿面背部提升飛行表現的獨家設計,能透過桿面的彎曲提升出球速度,同時維持穩定的控制感。透過配置在靠近桿頭跟部與趾部的全核心溝槽設計,擴大了高初速區域的左右範圍,提升操控性與方向控制,這也是新一代鐵桿的進化重點。透過裝配在桿面背部的ABS 樹脂銘版,與填充於杯型桿面後側的減震穩定樹脂,為RB-247M 帶來了提升的柔軟打感。桿頭底部也參考了職業女子選手的建議,採用了不易擊深、較不受粗草區影響的高反彈角設計,強化了場上實戰的穩定表現。
以獨家碳纖製作技術為傲的DAIWA,屬於LABOSPEC款式的RB-247M推出最適合搭配的SMOOTH KICK MP-247桿身。特點是在桿身的前端加入了高比重的鎢材質,能抑制下壓擊球時的不穩定變形,打造出能讓出球方向更穩定的高機能碳纖桿身。
介於追求飛行性能的AKA,與重視操控性的KURO 之間,有著提升飛行距離與易打性的性能表現,與能穩定控球的操控性與回饋感。RB-247M 帶來了平衡感絕佳,適用程度範圍更廣的進攻型鐵桿,同時也是最具全面性的量身訂做選擇。
ONOFF IRON LABOSPEC 247M的進化重點
創造更穩定的距離輸出與易打性
中心的重心設計
▲為了強化觸球點左右偏差時的對應能力,採用更偏中心的重心設計,在桿頭尺寸維持不變的前提下讓重心距離加長,讓觸球點與重心位置更一致,減少失誤時的距離損失,進化成距離輸出更穩定的桿頭。
獨家動力溝槽飛行技術再進化
直進反發型桿面
▲桿面設定成2階段厚度,強化下方的反彈性,並透過270 度杯型桿面構造提升反發效果,擴大了配置於桿頭跟部、趾部的全核心溝槽設計,提升擊球距離穩定性。
進化的外觀造型與色彩定位
全新識別的藍
▲採用有著大型標誌的粗曠銘版設計,醒目的藍鋼色賦予這款鐵桿精緻的識別度,融合半消光與鏡面拋光的設計,呈現出ONOFF 的精湛工藝與講究細節的獨特風格。
DAIWA獨家技術打造最適桿身
專屬搭配桿身
▲與桿頭最搭配的SMOOTH KICK MP247 碳纖維桿身,加入了高比重的鎢材質,能在下桿時抑制桿身前端彈性,創造更穩定方向性的效果。
更一致的方向表現與距離間隙
桿背號數別設計
▲桿頭背面依據長鐵桿、中鐵桿與短鐵桿的號數差異,運用靠近桿頭趾部的厚度變化來調整配重特性,使每一號數的球桿方向更穩定,並透過傾角的微調使距離間隙更理想。